
大暑过后,
夏天也进入了最闷热、多雨的阶段。
黏腻的体感、潮湿的水汽,
让人忍不住生出出游的念头,
想要找个凉爽、舒适的地方避避暑。

再次反复的疫情,
打乱了很多家人的出行脚步,
但想要出行的心却无法阻拦。
寻一处更安心的度假地,
远离人群,亲近自然,
用更专属、舒适的方式去享受假期,
对想要出行的你来说,
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不论是与家人私享欢乐时光
还是隔绝俗世的二人世界
松赞的独家定制都将为您一一实现。

这个夏天,
让平均温度16℃的高原赶走你内心的焦躁,
用一场属于你的定制之旅,
到生机盎然的森林、河谷中,
收获更多惊喜。






回到儿时的夏天

▲ 岩蜥
盛夏的高原,享受着阳光雨露的不仅是人类,还有那些生活在周围的野生动物。在今年暑期的松赞与山原猫合作的亲子研学之旅中,小朋友们就和老师一起,在松赞的酒店周边,与各种有趣的小动物悄然相遇了。

波密山居旁的大树上,大紫胸鹦鹉喳喳喳地叫个不停,这些生活在附近山谷里的鸟类总是成群出现,呼啦啦一片从空中飞过,是夏天波密山居与南迦巴瓦山居的常客。
而在更加接近自然的南迦巴瓦山居,意外闯入的“客人”就更多了。比如不久前两只莽撞又胆小的黄鼬,就在大家的围观下,在山居的院子口来回转了转。
前几日,老师与小朋友们一起在南迦巴瓦山居后山设置的红外相机镜头前,还意外拍到了野生的豺,这样的意外之喜,不仅令研学团里的小朋友激动万分,家长和老师也都喜出望外。

▲ 左:螳螂,中:蚂蚱,右:华西雨蛙
在云南,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夜探时也同样收获颇多,发现了螳螂、蚂蚱、华西雨蛙等昆虫和两栖动物。这些发现也让久居都市的孩子与家长很是开心,大家都在享受夏日虫鸣中寻声找虫的童年时光。
一场场骤雨洒过滇西北的山谷,藏在土壤里的菌子就纷纷冒出了头——菌子季到了。牛肝菌、鸡枞菌、青头菌、干巴菌......各种叫得上名字叫不上名字的菌子开始出现在云南的各个市场里,也出现在松赞酒店的菜单上。

从野生菌火锅、野生菌粑粑到炒菌子,应季菜单里,菌子几乎覆盖了炒菜、主食等各种品类。

而所有菌子中最令人期待的,还要数至鲜美味——松茸。松茸刺身、酥油煎松茸、烤松茸、松茸炖鸡……在松赞大厨们的手中,新鲜出土的松茸被变换成不同的菜品,与当地酥油、火腿、辣椒的搭配也让人们品尝到了100%的在地味道。

不仅是吃菌子,雨季里跟着松赞管家前往尼丁森林、白马雪山徒步,还有机会体验一下寻找、采摘菌子的乐趣。

▲ 左:黄背栎 右:路边的菌子
雨后的森林湿润、凉爽,路旁树下常常可以看到刚刚冒出来的菌子,菌盖还没有展开,正是最鲜嫩的样子。随处可见的黄背栎,在游客眼中很不起眼,对当地人来说却有些不同,曾有人说,黄背栎生长的山上,常常可以看到松茸的身影。

除了菌子,各种新鲜瓜果也正是成熟的阶段,塔城山居的窗外,稻米和玉米正在茁长生长,远远望去,是一片田园风光。





# 安心贴士 #
为了能够让您拥有更加安心的旅程,松赞酒店员工及司机,已全员完成新冠疫苗接种,请您放心。
此外,酒店已进一步加强各区域消杀、防疫工作,使用符合防疫标准的医用消毒剂对客房、车辆、公共区域等客用区域进行日常消毒,确保大家的安全入住。
加强个人防护,健康安全出游
合理安排出行
通过权威渠道了解出发地及目的地最新疫情防控政策,自觉遵守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的公告警示提示,提前了解景区开放、限流和门票预约措施,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游。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时,应停止游览并及时就医。
加强个人防护
保持警惕状态,避免麻痹心理,积极配合疫苗接种,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勤通风,养成“一米线”好习惯。乘坐交通工具、入园游览时自觉与其他游客保持间距,就餐时拉开桌椅间距,避免扎堆。咳嗽、打喷嚏时,注意用肘部或纸巾遮掩,不随地吐痰。
关注汛期安全
及时关注目的地及沿途天气情况,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根据天气状况及时调整行程。在山区、河谷等区域要防范山体滑坡、落石、泥石流、山洪暴发等安全风险。避免前往不具备开放接待旅游者条件的区域,不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谨慎参与划船、漂流、浮潜、深潜等涉水活动。


图 | 周默、张莉、林毅、李悠然、田小和、李文轩、李大宽、吴哲浩、国杰、李小晓、亚林、大地物源
文/编 | 轩轩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general@shangchuan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