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十,龙年开工第二天,满载2570余名旅客、740余名船员的“地中海”号邮轮结束六天五晚的别样风味春节假期之旅,缓缓靠泊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据了解,本航次出境旅客2380余人次,出入境人员总数达6440余人次,数量突破邮轮复航后单日新高。
仅春运期间,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就计划接待国际邮轮9艘次,接待出入境旅客3.6万人次,在新春时节涌动起一股持续升温的市场热潮。
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邮轮母港,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截至去年9月复航前已累计接待国际邮轮880余艘次,接待出入境旅客426万余人次。
今年,曾经沉寂3年的北方邮轮市场还将继续发力。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天津市特别是滨海新区文旅消费市场的繁荣也在其助推下步步加深。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市场部副经理许浩介绍,今年2月航次结束后,“地中海”号邮轮将暂别天津,并将在夏季旺季前的5月回归,以天津为母港再次开启约40个航次的至日本航线直至年末。此外,他们还将紧密跟进国内外邮轮市场复航进展积极推动上海蓝梦国际邮轮股份有限公司“蓝梦之歌”号邮轮在津运营母港航线。
“目前看来,邮轮公司、旅行社、游客的热情都很高。”天津星云假期国际旅行社负责人褚加一说,“去年觉得‘切舱’,就是与邮轮公司合作包下一部分舱位销售,‘切’少了。今年,从5月到年底我们一口气‘切’了2000多个舱位,还打算开发重庆、江西市场,并开发‘邮轮游+滨海游’产品,增加邮轮游的附加值。”
以邮轮复航为契机,去年,“向海乐活节”“日出东疆”等亲海文旅场景陆续亮相,滨海新区全年接待各地游客2600万人次.....今年春节期间,滨海新区“哏儿都大巡游”“龙宫派对”“新春游园会”“焰火秀”等一道道文旅盛宴,又和邮轮游一起吸引了大批旅客,宜居宜业宜游的港口城市氛围日益浓厚,持续助推港产城融合的进程。
邮轮不止于“游”。因产业链长、带动性强,邮轮产业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也成为天津市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新优势。
2021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天津邮轮产业发展的意见》就提出了打造中国北方邮轮旅游中心、中国邮轮制造维修基地、国际邮轮用品采购供应中心等重点任务。《天津市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方案(2023-2027年)》和《天津市促进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中,也将发展邮轮旅游作为重要内容,以“真金白银”支持邮轮公司和旅游企业在津开展业务。
从旅游消费到制造维修、物资供应、港口服务,天津正在围绕邮轮经济做好“大文章”。
以“东北亚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邮轮旅游目的地和游客出入境口岸”为目标,天津积极接洽国内外邮轮企业和配套产业企业,壮大了产业链合作阵营。同时加强陆海联动,依托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邮轮+天津游”线路,优化旅游产品供给,让更多邮轮旅客玩在天津、乐在天津。
作为天津国际邮轮母港的所在地,东疆综合保税区正大力发展邮轮配送业务,对开展采购船供业务的服务企业给予相应的政策奖励。“东疆将进一步做大邮轮物流产业规模,打造国际邮轮用品采购供应中心。”东疆综保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优势产业,东疆还会挖掘邮轮租赁板块商机,持续增设消费场景。
根据规划,天津市还将支持重点船舶制造企业制造高标准邮轮,支持重点船舶修造企业发展邮轮修理改装业务,引导和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邮轮研发、设计、制造及维修服务,打造北方最大的集邮轮设计。研发、制造维修、认证监测等于一体的邮轮基地。
邮轮带动“双向奔赴”。本月26日至27日,“欧罗巴”号邮轮计划靠泊天津国际邮轮母港,预计入境旅客800人次,其中多数为德国游客,他们将在北京、天津、西安等地游玩。依托144小时过境免签、外国人口岸签证政策,天津也成为许多外籍邮轮旅客的旅行目的地。
版权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general@shangchuanba.com